好优网
 

实时电磁导航设备让医生开着“GPS”做手术--健康·生活--人民网

   2021-11-01 750
核心提示:  如今有了,哪怕肺部直径小于8毫米的结节、肺部远端小结节、毛玻璃样变等早期病灶,也不会因为位置特殊、病灶微小,而成为医

  如今有了,哪怕肺部直径小于8毫米的结节、肺部远端小结节、毛玻璃样变等早期病灶,也不会因为位置特殊、病灶微小,而成为医生的诊断“盲区”。

  近日,67岁的张大爷通过CT检查,发现右肺尖近胸膜处有一不规则毛玻璃阴影,大小约2.2厘米×1.6厘米。由于气管直径小且分叉角度刁钻,传统的纤维支气管镜无法到达病灶,而通过常规的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检查,又会使组织受损几率增大,导致术中术后患者出现气胸的概率高,因此医生只能放弃这些检查方式。

  不过,针对这一类位置特殊的肺部病灶,如今有了给医生带路的“向导”——实时电磁导航设备。用该设备扫描全肺,一旦发现疑似病变,医生即可精准定位,此时引导探头会通过“智能导航”采取最佳路径到达病灶,从而让后续检查或治疗得以进行。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全球每年新发肺癌病例超过200万,其中近2/3的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0年统计数据,肺癌占国人癌症发病20%左右,发病率为35/10万以上,死亡率约为28/10万,且男性肺癌患者发病率、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如果能够在肺癌早期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患者生存率将会得到极大提高。因此,肺癌的早期筛查显得十分重要。

  但是对肺部微小结节的诊断,对医生来说很多时候是一个难题。这是因为,一部分结节体积小且密度低,病变离胸膜较远,同时周围胸膜多无皱缩改变。传统诊断方法使用手指触摸或使用器械滑行定位成功率低,所以这种小结节的定位对外科医生而言是一个巨大挑战。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内镜诊疗科主任周德俊举例说,比如右肺上叶前段远端近胸膜处发生病变的患者,通常医生会让他们“等候观察”,等待半年到1年之后,再进行CT诊断。“等候观察”是一种现有诊断手段无法实施准确诊断的无奈之举,其风险是会让一些早期癌的患者错失了及早治疗的机会,增加了治疗的风险。

  在传统的诊断模式中,借助影像学手段如CT或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也是临床医生常用的一种诊断微小结节的方式,但由于病变部位特殊或体积较小,采用这种方法会增加气胸、咳血、穿刺部位出血等并发症风险。

  周德俊介。

 
标签: 好优资讯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18017120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