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住双眼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对自己所爱的和爱自己的人造成伤害。当我们能够面对这些情绪和具有这些情绪的自己时,可以开始尝试在可控的范围内表达情绪,寻找恰当的表现行为
朋友隔三差五吐槽自己伴侣身上有某一种令她难以忍受的缺点,她口中的“缺点”始终是同一个,最后朋友为此分手。但没过多久,同样的抱怨再次响起,抱怨的对象已经不再是从前那位。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或者自己就是这样的人。抱怨得多了,倾听者就会很困惑,为什么不能好好沟通或吸取教训呢?其实有时候,当事人自己也百思不得其解,怎么又是这样?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亲密关系中的投射认同”,或许可以帮你跳出这个不愉快的循环。
投射认同中的 “投射”是指一个人把自己具有的感情、意志、特性等加诸于他人身上,认为其他人有与自己一样的想法、感受等。而投射认同则是指将自己无法接受的某种感情或人格特质投射到他人身上,并诱导他人以与之相符的特定方式行动或者作出反应的行为模式。
简单来说,在投射认同的心理机制下,我们会“诱导”伴侣做出自己讨厌的行为。比如,当你因为爱人喜怒无常、乱发脾气而感到忍无可忍的同时,自己可能正在毫无理由地晚归、频繁出现本可以避免的约会迟到、回避对方“好好谈一谈”的请求来“诱导”对方发脾气。
可能会有人提出质疑,我明明很讨厌Ta的这种行为,怎么可能反过来诱导Ta这么做呢?这是因为投射认同属于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源于个体年幼时与亲人的相处,这时的互动模式随着个体长大,会逐渐内化成个体的一部分,并持续影响长大后的人际关系。
可以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里是不是有过一个暴躁的爸爸、严厉的妈妈或自私的兄姐,自己有没有因此而感到恐惧或窘迫?如果儿时的养育者具有诸如自私这样让儿童感觉恐惧或焦虑的负面品质,儿童不愿意将亲人看作是“坏人”,就只好把自私这种品质单独提取出来,视自私为“万恶之源”,一切自私的人都因此而“变坏”。但孩子往往会在耳濡目染之下与父母越来越像,也形成与其相似的特质。当Ta成年后一旦表现出自私的行为,就会因自己也成为“坏人”而感到恐惧和不安。但完全避免一种行为和感受是很难的,特别是这种品质被贴上特殊的标签时,一个人往往会对这种品质更敏感,越怕自己成为“自私的人”,越是容易注意到自己产生的每一点自私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