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要清楚的是,并不是一款消毒剂中的氯元素越高,消毒剂效果就越好,我们要分析这种消毒剂在使用时产生了哪些有效成分,有效成分越多,效果才是最好的。我们常常会在消毒剂瓶身上看见一些注意事项,有些消毒剂不可以混合使用,因为有可能这两款消毒剂的成分会相互发生化学变化,使其中的有效成分作用变成其他物质,这样一来,消毒剂就完全失去效果了。 有的消毒剂在使用时是呈酸性的,比如一些含氯的消毒剂,也有一些是呈碱性的,这两者千万要分开使用,因为酸碱中和会使消毒剂失效。我们在使用消毒剂时也要注意用法,以免发生其他化学作用产生有毒物质,危害健康。
首先是被称为近代微生物学奠基人的路易斯·巴斯德(1822- ** 5) 。他研究了微生物的类型、习性、营养、繁殖、作用等,把微生物的研究从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形态转移到研究微生物的生理途径上来,从而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循此前进,在战胜狂犬病、鸡霍乱、炭疽病、蚕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英国医生李斯特并据此解决了创口感染问题。从此,整个医学迈进了细菌学时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作为一名爱国科学家,他也曾说过:“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自己的祖国”,启迪了代代科学家们要为祖国科学水平的提升和人类科学事业的进步而奋斗。
20世纪30年代,甲醛的应用在化学消毒发展史上建立了一个里程碑,因此甲醛被誉为第一代化学灭菌剂。醇类也是发现比较早的一类化学消毒剂,如今我们在医院中与生活中常用的酒精消毒,主要成分就是乙醇。1949年,美国菲利普、史密斯等人研究了多种化合物的杀菌作用,发现了环氧乙烷,并且研究了其灭菌条件及影响因素。环氧乙烷被誉为第二代化学灭菌剂。1954年,戴维斯研制成氯己定(洗必泰),它虽然是一种低效消毒剂,但其消毒效果已被公认。 1962年,美国的派普筛选了醛类化合物,发现了戊二醛一经碱化便有良好的杀芽孢作用。此后,一些学者研究了戊二醛的应用条件,杀菌作用及影响因素。这种消毒剂具有广谱、高效、气味小、低毒、对金属腐蚀小的优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医学灭菌,被称为冷灭菌剂,并被称为第三代化学灭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