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缘子在长期运行中,大气中的尘埃微粒沉积到其表面形成污秽层,在干燥气候时,污秽层电阻很大,绝缘性能不会降低,但在雾、露、小雨、雪等气象条件下,污秽层中的电解质湿润后,使表面电导率增加,绝缘性能下降,而其中的灰分等保持水分,促进污秽层进一步受潮,从而溶解更多的电解质,造成绝缘子湿润表面的闪络放电,简称污闪。绝缘子污闪放电的显著特点是闪络电压低,可能低到10kV及以下。标准绝缘子在干燥清洁状态下每片的闪络电压平均为75kV,在潮湿状态下也有45kV,污秽绝缘子的沿面放电过程与清洁表面完全不同,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空气间隙的击穿现象,而是一种与电、热、化学因素有关的污秽表面气体电离、表面层发热和烘干,以及局部电弧发生、发展的热动力平衡过程。宏观上可将污闪放电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绝缘子表面的积污、污秽层的湿润、形成干带、局部放电的产生和发展并导致沿面闪络。因此污闪的三要素是,绝缘子表面积污、污秽层湿润和电压作用。
二、原因分析: (一)尘土污秽 由于风吹或运输车辆、农业机械等使空气中的尘土飞扬,逐渐落到绝缘子表面而形成污秽。尘土中并不含大量的导电物质,所以对线路的威胁并不显著,如农田使用大量化肥,增加了尘土中的导电物质,就容易引起绝缘子串污闪故障。 (二)盐碱污秽 处于盐碱地区的线路,由风吹起含盐粒的尘土,积淀在绝缘子上面而形成盐碱污秽。盐碱污秽对线路的危害较严重,特别是沙土或半沙土的盐碱地区,常因遇到尘土风暴,从而形成严重的盐碱污秽。 (三)海水污秽 线路靠近海岸附近,海浪冲击海岸引起海水飞溅或海水微粒,受风吹的作用,把他们吹向远离海岸的地方,一旦落在绝缘子的上面,在干燥的气象条件,水分蒸发,微小颗粒的海盐则沉积在绝缘子上面形成海水污秽。
(三)更换不良和零值绝缘子 对绝缘子串定期进行零值和不良绝缘子的测量,及时更换不良和零值绝缘子,使线路永远保持能耐污闪的绝缘水平。 (四)增加绝缘子的单位泄露比距 绝缘子表面泄露电流越大,污闪越严重,而泄露电流的大小与绝缘子串的单位泄露比距成反比。因此,可以增加绝缘子片数或改为耐污染绝缘子来增加绝缘子的单位泄露比距。 (五)采用憎水性材料 憎水性材料是一种具有粘附性和拒水性油料。将它涂在绝缘子的表面,当污秽物落在其上后,便被涂料包围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细小微粒。因为这些污秽物的微粒外面包裹了一层拒水性涂料,故使里面的污秽物质不易吸潮,即使吸潮后也是一个个孤立的微粒,而不能形成片状水膜的导电通路,从而可以避免污闪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