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是建筑遗产保护的前提,保护的根本目的是保留并延续有价值的历史构件或历史信息。近代建筑有完整的价值评价体系,可以大致分为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再加上李格尔提出的“情感价值”。而作为建筑外表皮的清水砖墙,在近代建筑价值体系中占据什么位置?有没有自身的独特价值?这是回答“近代建筑清水砖墙到底要保护什么”的关键。艺术价值:与古代建筑不同的是,清水砖墙是近代建筑立面艺术风格的重要装饰和典型特征,在设计之初就会根据不同的建筑风格,结合清水砖墙的特性,选择各种不同的色彩搭配、拼花图案、线脚和灰缝,同时也要受经济财力和建筑材料的制约。从外廊式风格、哥特复兴风格、安妮女王风格,发展到文艺复兴风格、新古典主义风格,再到装饰艺术风格,不同的建筑风格会有不同的清水砖墙砌法、图案和线脚装饰。
要确定清水砖墙的修复目标,即修复所要达到的“程度”,必须要建立在“价值评估—现场勘察—实验室分析—现场试验”等一系列流程的基础上,根据价值评估的结果,参考项目的经费预算、技术的难易程度等,经过综合分析才能决策。这种决策机制可以用来表示。做好历史价值评估,要对建筑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深入研究。近代大城市尤其是开埠城市中重要的建筑物一般都会有建筑图纸、历史档案和照片影像,通过查阅档案、报刊杂志、纪念册等,可以深入了解建筑历史演变过程。尤其是要了解清水砖墙的建造历史和修缮历史,厘清清水砖墙的建造年代,表面如有覆盖层的话是什么时候加的,当时覆盖的原因是什么,尤其要注意是否是因为原来的清水砖墙损毁严重而进行的覆盖,那么在去除覆盖层后可能会引起新的病害问题。此外,还必须关注该建筑与重大历史事件或重要历史人物的关联,一般从保护对象的公布名称中就可以看出,要尽可能弄清重大历史事件发生或重要历史人物居住时期,建筑外立面的状况,是否已经有覆盖层。
在现场勘察之后,如果项目经费中关于外立面保护的专项经费充足,则可以进入实验室分析;若项目经费不充足,则建议对必须补强的部位进行抢险加固,对易于去除的“污垢”进行现状清理,其余部分保持现状。切不可在经费不充足的情况下,采用成本低廉的“不当”技术进行盲目的修复,因为这往往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待到经费充足时,可以再次进入现场勘察和实验室分析等流程。实验室分析需要现场进行材料取样,并记录下材料取样位置、深度及数量。实验室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主要材料的宏观及微观特征研究,包括颜色新鲜面及风化物、主要成分、表面构造、老化程度等;砌筑材料和勾缝研究:主要成分、水泥或石灰含量、原始配比、原始骨料的成分类型分配曲线及颜色;覆盖面层研究:覆盖层成分、颜色、厚度以及施工工艺等;主要材料水溶盐的研究及评估。此外,还要进行清洗材料实验:选择不同清洗材料进行清洗效果、环境污染度、操作便利度、经济性等对比,筛选出最适合现场操作的清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