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水砖墙的定义来看,“使用质地优良的黏土砖砌筑的墙体,其本身已具有质朴的外观和良好的耐风雨、抗污染性能,因而不另作面层,这种墙称为清水砖墙”古代建筑中作为外立面装饰的砖墙理应纳入清水砖墙范畴。但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清水砖墙建筑则是一种建造范围更广,且成为一种典型装饰风格的建筑类型,近代建筑清水砖墙的价值、保护方法与古代建筑也有所区别。我国古代的制砖技术一直以生产青砖为主,在以木构为主的古代建筑中砖墙主要作为维护结构,表面大多有抹灰层,部分等级较高的建筑采用干摆或者磨砖对缝作为表面装饰,普通民居中也有带灰刀或糙砌的清水墙做法。受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大约在明末福建泉州一带的沿海地区开始大量建造“红砖厝”民居。19世纪中叶,五口通商开埠初期,外国殖民者最早采用的建筑样式通常为外廊式,而外墙材料只能选择中式青砖、土坯砖、石灰等。1853年,英商在上海租界开设了第一家近代大型建材厂——上海砖瓦锯木厂,为租界提供建筑材料。
保存并修复清水砖墙表层的色彩、肌理、砌法、拼花、线脚、灰缝等,是保护近代建筑整体艺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改变色彩、肌理、砌法、拼花、线脚、灰缝的修复方法,或多或少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清水砖墙本身以及近代建筑整体的艺术价值。岁月价值:奥地利艺术史学家李格尔提出的“岁月价值”,是指时间在建筑物上留下的痕迹,即通常所说的“历史沧桑感”,更通俗的理解是类似于历经沧桑的“古董”表面“包浆”所特有的价值。对于近代建筑中的清水砖墙而言,经过长时间日晒雨淋之后,墙体表面会逐渐风化并在色彩上呈现出斑驳的状态,罩上了一层“古色”,这是时间和自然力在外立面上留下的岁月痕迹。“岁月价值”反映出近代建筑“真实”的历史演变过程,在修复清水砖墙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这份“沧桑感”。如果将外立面粉饰一新,原本目的可能是为了美观,但实际上是以“美”掩“真”,且并不能达到预期的审美。而清水砖墙表面的“古色”却能提供一种独特的具有“历史沧桑感”的审美体验,这不是简单的依照原形制 ** 一个立面所能给予的。
如果清水砖墙表面的覆盖层具有了较高的历史价值或者艺术价值,则同样应该评估覆盖层所具有的岁月价值,综合分析后再确定是否加以去除。经过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岁月价值的评估,可以将清水砖墙表层分为3种状态:有价值的历史覆盖层、无价值的历史覆盖层、有沧桑感的砖墙面层。现实工程案例中,各种不同时期的添加物、不同的材质和保存状况往往会出现在同一栋建筑或同一面墙体中,清水砖墙很难有一个理想的单一状态,因此不能武断的采用单一标准,简单的将外立面恢复到历史上“所谓”价值最高时期的外观,因为这种风格“统一”的外观可能在历史上从未真正存在过。清水砖墙不同部分的价值侧重点有所不同,即使是同一面墙也可以根据价值评估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修复目标和修复方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近代建筑的现场勘察主要包括形制勘察和病害勘察两部分。外立面形制勘察重点关注建筑立面形制风格、立面材质类型、覆盖层材质,同样也要关注结构形式;外立面病害勘察包括墙体缺损、裂缝裂隙、生物侵蚀、风化、空鼓、剥落、泛碱、水渍、烟熏、锈蚀痕迹、人为涂写,以及油漆、涂料、水泥、瓷砖等覆盖,以前修复时采用的不当修复材料和化学防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