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论上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与他人的比较对自身造成的影响理应越来越少,但也有部分成年人仍处在“永恒青少年”的状态,依旧需借助比较、旁人的评价来获得自我定位。
最近,有这样一则社会新闻:河北邯郸的李先生加入了一个群聊,群友晒手机话费余额,他也忍不住加入其中,结果控制不住自己,把全部积蓄几乎都充了话费,足足充了9万多元。事后冷静下来,李先生懊悔不已,但为时已晚。
因攀比心态作祟,让自己险些倾家荡产,不禁令人唏嘘。那么,我们为什么难以控制攀比的冲动?攀比行为有正向意义吗?我们该如何与攀比心态“友好”相处?这篇文章将告诉你答案。
研究发现,人们每天都会进行几十次甚至上百次的比较行为。这种行为自儿童期开始出现,于青春期达到顶峰。
从生理机制上来说,人的大脑里有一组和奖赏机制有关的神经元进行比较,这组神经元在青少年时特别活跃。在和别人的对比时,若青春期的孩子得到了旁人的肯定和认同,其大脑里负责社交奖励的区域就会释放多巴胺(一种神经递质),他们就会感到非常快乐。此外,旁人的评价是青春期孩子认知自我的重要方式,因此他们会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从理论上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会越来越清晰,与他人的比较对自身造成的影响理应越来越少,但也有部分成年人仍处在“永恒青少年”的状态,依旧需借助比较、旁人的评价来获得自我定位,前文中因充9万话费濒临破产的李先生就存在着这种认知偏差。
值得一提的是,攀比心态蔚然成风,离不开社交媒体的出现。过去信息传播没有如今这么迅速便捷,就算有人功成名就,消息传播的范围也是有限的。可如今,只要打开社交媒体,立刻就能看到别人成功的信息。
此外,社交媒体还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刚和男朋友吵完架,点开朋友圈就看到有人秀恩爱;刚被解雇,就看到别人发微博说换了个好工作……这些信息不是针对你发的,却给你带来了不必要的“自尊损伤”,激发了内在的攀比机制。
和那些比自己强的人比较可以产生良性压力,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让人紧张、积极起来,进入战斗状态,从而获得前进的动力,我们通常把这种比较称为“上行社会比较”。
相反,与表现不如自己的人开展“下行社会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