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颈动脉狭窄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中老年群体尤其明显。它在检查结果中的“常见”却与应该得到的“重视”程度不匹配。临床上,在脑梗的各种诱因中,颈动脉狭窄是最易被忽视的,但往往病情进展迅速。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颈动脉狭窄是怎么形成的,以及该如何治疗。
这是切除增厚的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预防由于斑块脱落引起脑卒中的一种方法,已被证明是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这种手术适用于已出现短暂性脑缺血、脑血栓等临床症状的患者。
手术操作时在患者的股动脉做一个穿刺小孔,将保护装置透过导管送至颈部动脉,再置放支架,将已呈现硬化、狭窄的颈动脉部位撑开。这种手术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补充措施,适用于年长、不适合大型外科手术的患者。
脑卒中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2019年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指出,在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占到74%,其中约三成的脑梗由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引起。
颈动脉狭窄是颈部大动脉血管管壁变窄的一种疾病。先来了解一下颈动脉在人体内的工作原理。颈动脉在入颅前由一支分为两支: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这两支血管分别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大脑、头部和面颈部。
在颈动脉分为两支的部位,就如同河流由一条分为两条时一样,河水中的沙粒在此部位沉积容易形成沙洲,同理,血液中的各种细胞碎片在此部位容易沉积形成斑块。血液中的斑块聚集后就可导致血管变窄,临床上称之为“动脉硬化性狭窄”。若狭窄部位的斑块不稳定,发生脱落就会导致脑梗;时间一长,血管越来越窄,甚至完全阻碍血流通过,就可导致动脉完全闭塞,那么远端的颅内就没有血供了,从而导致更广泛的脑梗。
总的来说,颈动脉狭窄引起脑缺血的主要机制有3个:一是颈动脉狭窄导致脑组织低灌注(指微循环血液灌注在短时间内急剧降低,缺血缺氧);二是斑块产生的微栓子或斑块表面血栓脱落引起脑血管栓塞;三是斑块破裂导致的急性血管狭窄或闭塞。
颈动脉狭窄的症状是比较明显的。其临床表现主要来自于脑缺血,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脑卒中和其他脑缺血症状。
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表现为患侧颈动脉狭窄导致的短暂性偏瘫、失明、单眼黑矇、失语、肢体麻木、无力等,一般多在1-2小时内恢复。单纯的头痛、头晕、局部感觉障碍但不伴有上述症状。